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广西农业学校,成立于1942年,2002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现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的一所以农类专业为主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是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学院现在位于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76号,校园周边高校聚集、商业发达、公共设施完备,交通十分便利。
学院占地面积66.179公顷,建筑面积39.7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43714.83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998.11万元。学院图书馆纸质藏书50.59万册,图书资源数据库8个,电子图书3.44TB。学院按照智慧校园要求进行基础建设,在教学、行政、生活等方面已经基本实现信息化管理。
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667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具有硕士学位297人;具有正高职称26人,副高职称122人,获教育厅认定的"双师型"教师172人。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养猪与猪病防治课程、果树生产技术课程等3个教学团队被评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4名教师被聘为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广西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名教师被评为广西高校教学名师、2名教师被聘为广西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岗位专家。
专业建设
学院开设的专业涵盖农林牧渔、生化与药品、土建、制造、电子信息、轻纺食品、财经、文化管理等8大行业,形成了以农科类专业为主体,农、工、商、经、管、文多学科、多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学院开展的三年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承接区教育厅创新发展行动计划17项任务和7个项目,畜牧兽医、作物生产技术、食品加工技术、中草药栽培技术、园艺技术等5个专业被确定为广西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并通过教育部国家骨干专业认定。畜牧兽医、食品加工技术、中草药栽培技术、城市园林、作物生产技术、园艺技术等6个专业被确定为自治区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学院按照"做优农业类专业,做特服务类专业,扶持新兴产业类专业"的思路,建立专业诊断和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专业结构与专业布局,提高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形成与广西农业产前、产中以及产后(生产加工营销)的整个农业产业链相适应的专业群。以畜牧兽医、园艺技术、园林技术、食品加工技术、作物生产技术、中草药栽培技术、市场营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等优势特色专业为核心,把畜牧兽医类专业群、园林类专业群、食品加工检测类专业群、作物生产类专业群、中草药类专业群、营销管理类专业群、信息技术类专业群等7大类专业群打造成为学院优势特色专业群,其中作物生产技术、畜牧兽医两个专业群被确定为广西高水平专业建设专业群。目前,学院招生专业及专业方向共有59个。
1.农学与园艺系:设置有作物生产技术(含生态农业方向、现代农艺方向、有机农业方向)、种子生产与经营、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园艺技术、园艺技术(都市园艺方向)等8个专业及专业方向。
2.动物科学技术系:设置有畜牧兽医、动物医学、动物医学(二年制)、动物医学(宠物养护与疾病防治方向)、宠物养护与驯导、宠物临床诊疗技术、水产养殖技术等7个专业及专业方向。
3.药学系:设置有中草药栽培技术、草药栽培技术(加工与营销方向)、中药学、药学、药品生产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品质量与安全等7个专业及专业方向。
4.食品工程系:设置有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烹调工艺与营养等5个专业及专业方向。
5.园林与建筑工程系:设置有园林技术、园林技术(花卉方向)、园林工程技术、风景园林设计、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室内设计(室内设计技术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室内环境设计方向)、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9个专业及专业方向。
6.商贸管理与外语系:设置有工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会计、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投资与理财、应用泰国语、商务英语(商务设计服务外包方向) 、酒店管理(高星级酒店运营方向) 、旅游管理、应用越南语等11个专业及专业方向。
7.信息与机电工程系:设置有电子商务、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软件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整形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等12个专业及专业方向。
教学成果
学院坚持以内涵建设促发展的道路,持续不断地加强教学改革。2014年9月,学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奖项目名称为:《高职食品类专业"六位一体"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及实践教学改革》和《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双主体、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奖成果数占当年广西高职院校获奖总数的1/4)。2009年至今,学院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一等奖3项)。《果树生产技术》《养猪与猪病防治》《食品工程操作单元》等3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并获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立项;《养猪与猪病防治》《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果树生产技术》《植物细胞工程》《植物与植物生理》《食品工程操作单元》《食品工艺》《食品分离纯化技术》《管理学基础》等9门课程被评为广西高校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国际合作
学院抓住中国—东盟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与东盟国家开展了深入广泛的合作,逐渐从"交流合作"走向"技术输出",将中国农业引入东盟、推向世界。2002年7月学院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实施农业科教'走出去'战略试点工作"单位,2012年7月,国家农业部在学院设立"中国—东盟农业培训中心"。多年来,学院先后与越南、老挝、印尼、缅甸、柬埔寨、菲律宾和泰国等东盟国家在互派师生办学、农业技术研发、农业成果与作物品种推广、农业生产试验示范、人员培训及境外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其中,学院为越南、老挝、柬埔寨、菲律宾、埃塞俄比亚等东盟及非洲国家的各级农业部门、科技部门、农业研究单位、院校以及农民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及管理培训班共102期,培训学员2683人次;学院分别在老挝、越南、印尼、缅甸等国家合作共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6个,开展了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并接受数以千计的当地农业院校的教师、学生、技术人员和农民到基地锻炼实习或受训;学院与越南海防大学、泰国吞武里皇家大学、泰国曼谷北部大学、老挝国立大学农学院、台湾大仁科技大学等东盟国家及港台地区的18所高校建立了教育合作伙伴关系,学院共派出学生1200多人到越南、泰国等国家及港台地区留学,派出了教师100多人次到越南、泰国、菲律宾、老挝等东盟国家的高校访学或任教,接收东盟国家的高校教师100多人次来学院任教或访学。2018年8月,学院获批为"广西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示范项目区域合作试点学校",目前在校国际留学生46人。2018年起,学院还开启了与美国、澳大利亚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合作交流,为学院今后引进职业教育发达国家高校优质课程资源,选派优秀教师到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培训学习,共同开展学术交流、合作办学等奠定了基础。